close

註:本題網誌為筆者本人於2020年10月1日至12日當時在各大社交媒體上連載的內容。

前言

究竟心或心靈,或現代人通稱的靈魂,即生命的基礎,與及身處的世間,是怎樣的一回事呢?《楞嚴經》就是佛陀祗陀園精舍法會上,透過開示弟子阿難告訴了我們這件事。
《楞嚴經》有「開悟《楞嚴》」的美譽,大家都知道,直接給你答案的話是無法令人信服的,我們不單要知道當中「說了甚麼」,還要瞭解「為何會如此說」。本經充分利用了各種譬如、身證及辯證,讓人恍然大悟。

適逢今天中秋節與國慶同日,盼能與大家結緣,繼續連載自己研讀出的白話版本。上次本系列文章講述佛陀引導阿難瞭解真心為何,而「妙明真心」其實常住,只是世人將其迷失掉,真心其實一直都有在發揮不生不滅的分別功效。今次佛陀運用了嚴謹的層層辯證手法,讓大家可以知道這種分別功效是如何在會有變滅的塵、根、識之間發揮作用,過程充滿哲學味道。

1) 「虛妄」去來是「如來藏」作用

佛陀阿難仍未明白一切浮塵刺激所導致的種種幻象,它們在何處生起同樣便會在何處全滅,幻妄只是其顯現的形式,本性其實都是「妙覺明體」,如此的「虛妄」涵蓋了「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在因緣和合時這些虛妄便會生起,因緣別離時這些虛妄也會被指為滅掉,殊不知這樣子的生滅會反覆去來,本身就是一種「如來藏」作用,亦即衍生諸緣萬象的真如作用。該作用常住於妙明狀態,並不會動搖到本有不變的「妙真如性」。亦即所謂真如不動,真如本性從不動搖。因此佛陀告誡阿難,既然該本性恆常保持其中,若為了追逐反覆去來的虛妄而迷悟於生死流轉之中,絲毫不會有所得著。

2) 「五蘊」虛妄,主觀體驗並非經由因緣生成

小序:原經文是「五陰」,新譯就是「五蘊」。「五蘊」就是粗略定義有情眾生的一組主觀體驗,包括由「色、受、想、行、識蘊」五個層面所聚合,即「色相、身受、想像、意知行進、識別區隔」的體驗。以下佛陀阿難遂一講解為何「五蘊」實際上乃虛妄,它們從來都並非經由因緣的關係生成,亦非自然性質,本身都是一種「如來藏」作用(衍生諸緣萬象的真如作用)下的產物。

2.1)色蘊(色相體驗)

佛陀告訴阿難,譬如有人用一雙清淨的眼睛去觀看晴朗清明的天空,唯一所見的就只有晴朗的虛空,周圍沒有其他東西。然後那人無故目不轉睛地凝視而令眼睛引發疲勞,那時便會看見另有狂亂的飛花出現,而「色蘊」的情況也猶如這個樣子。可是狂花並非從外在的虛空而來,也不是經由自身的眼珠而出。

為甚麼呢?假若狂花是從外在的虛空而來的話,那麼既然是從虛空而來,亦當會沿虛空返入,但若有東西出入就不算是純粹的虛空了。況且虛空若不是純空而是有實體的話,自然就不會容納得到其花相既起又滅,好比阿難的身體不可能再額外擠進同樣的阿難一般。所以狂花其實不可能是從外在的虛空而來。

相反,假若狂花是經由自身的眼珠而出的話,那麼既然是從眼珠而出,歸返時亦當沿眼珠而入。也由於這種花性是從眼珠而出的原故,應該會與眼珠共同承擔了視覺的功效。
因此,倘若狂花真的會發揮視覺的功效,那麼狂花走出眼睛時應該就會令人見到外邊發花的晴空,但歸返眼珠時就會令人見到自身的眼睛。可是實際上並沒有出現這種現象。相反,倘若狂花沒有發揮視覺的功效,那麼狂花走出眼睛時就會翳障到外邊的晴空,回歸眼珠時則會翳障到自身的眼睛。可是這樣仍能重新見到狂花出現的話,表示眼珠其實並沒有受到翳障,所以為何還說只有見到晴空才代表擁有清明的眼睛呢?見不見到狂花其實與眼睛是否清明無關,所以狂花其實也不可能是經由自身的眼珠而出。

因此「色蘊」(色相體驗)乃虛妄就是這個道理,虛妄從來都並非經由因緣的關係生成,亦非自然性質。

(待續)

真心的本質,易讀《楞嚴經》二1-1.jpg

真心的本質,易讀《楞嚴經》二1-2.jpg

真心的本質,易讀《楞嚴經》二1-3.jpg

真心的本質,易讀《楞嚴經》二1-4.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ward>FUNG 的頭像
    Toward>FUNG

    便裝鑑賞人Toward>FUNG

    Toward>F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