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大財務系教授王澤基夥拍財經記者蘇勇鵬合著,《男女博弈經濟學》,繼多年前何炘基《情為何物》後,又一本地教授級人馬撮寫的愛情經濟學流行讀物。 由於級數不同,並非由一般專欄作家或DJ所寫,加上內容豐富有240P,可能因此價格也較高,定價HK$138,本人也是趁早前書局秋季大減價才買入。也由於是本地人所寫,內容及溝通術語上也較本土化,完全迎合我等現處的中港環境。
男女感情行為很多時都可以用到經濟學及市場學去分析,所以有所謂愛情經濟學及愛情市場學,不過前者尤關「抉擇」,後者尤關「手法」。社會上的男女感情行為可以構造出不同的愛情市場面貌,愛情亦可以當成市場上的商品來分析,追求者與被追求者就是買方及賣方,所以本書套用了經濟學的知識諸如「成本」、「效用」、「拍賣」、「談判」和「競爭」等,為感情行為作出更科學化的解讀及建議。
雖然人會以利害作為抉擇的依歸,但其實並非全然理性,本書舉出了不少謬誤,有幾點特別發人深省,在此一提。愛情可以當成市場上的商品來分析,本書作者認為愛情是耐用品(Durable Goods)及經驗品(Experience Goods),除非是一夜情,否則需要長久的體驗才能証實對方帶來的實質價值。戀愛關係不應為零和遊戲(Zero-Sum Game),互相在對方身上榨取利益,正確的應是共同的價值創造(Value Creation);因此不該進行分配性談判(Distributive Negotiation),而是追求雙贏性談判(Integrative Negotiation)。但始終愛情的效用(Utility)是很個人化的,作者提到一句拉丁語名言「De gustibus non est disputandum」(品味無可爭辯),對甚麼要求打甚麼分數,人人可能千差萬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