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空義歸元模型(20210418)(1_4).jpg

空義歸元模型(20210418)(2_4).jpg

今次的「空義歸元模型」 (Model of Sunyata Return) 是我第三個版本,而且分兩個圖。所謂空義歸元模型,是嘗試根據佛家的道理,一切唯心造,勾劃出這個世間是如何從無中生有,由虛妄 (Illusion) 經一體兩面 (2 sides of the same coin) 的方式,逐步遞增建立出種種概念而成,從而貫徹所謂萬法歸一、返歸本源、自性清淨等意涵,相反的過程則是回歸

我有此修正是因為發覺上次第二版的模型仍有缺陷,因為那個版本只展示了「單一心識」的概念是如何由空性 (Sunyata) 中發展開來,忽略了「眾多心識」同時涉入的結構。因為能將眾多心識的隔閡也一併去除才能稱得上是回歸到「一真法界」 (The One Truth Dharmadhatu) 。

所以以單一的心識而言,去除了虛空 (Void) 與四大 (4 Material States) 的二元相對後,只會回歸到 阿賴耶識 (Alaya-consciousness) 的層次而非一真法界(如圖一);要將導致眾多阿賴耶識形成隔閡的 無始無明 (Primal Ignorance) 也一併去除,才稱得上是真正回歸到一真法界,或稱 菴摩羅識 (Amala-consciousness)(如圖二)。

所以在今次第三版中,有點是在闡明了阿羅漢與佛、菩薩在境界上的差別。阿羅漢只是破除了自心對於萬物對立概念上的執著,可以擺脫世間,出離生死,最終回歸到阿賴耶識的層次;然而菩薩則會再更進一步地去破除自心對於其他心識之間的對立概念上的執著,所謂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繼而最終成佛,回歸到一真法界的層次,包容一切

明白萬法歸一,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便了解到為何眾生皆可成佛。而這個模型亦道出了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一切現象與苦惱皆由對比對立的概念而成,放下執著的意思亦即表示要放下各色各樣的對比對立

 Toward>FUNG

空義歸元模型(20210418)(3_4).jpg

空義歸元模型(20210418)(4_4).jpg

arrow
arrow

    Toward>F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