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哲整理 (6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弟過往都是經世界觀被引導入佛理的,以下是個人理解,特此分享心得。

佛家「三界六道」指的是輪迴眾生的世界,總括所有有形無形的生命,但實際上是包含了「三界」與「六道」這兩種不同的分類法。「六道」是指生命的生態,「三界」則是指生命的狀態,各有切入點。

說六道是生態,是因為每每都會提到這是善惡的果報,而出現的苦樂差別。地獄為最苦,貪則餓鬼,瞋則阿修羅,癡則畜牲,人、天則褔報較大。

三界則包括欲界、色界、無色界。個體生命的組成,有指是五蘊的屬性集合,五蘊即色、受、想、行、識。無色界與色界均為天道,無色界眾生沒有色身,只有受想行識,是無形的生命體,所以叫無色。而色界與欲界眾生則俱足五蘊,色界眾生的欲望較欲界眾生淡薄,而欲界所以稱為欲界,是因為有欲界三欲,即食、眠、淫。人、餓鬼、阿修羅、畜牲、地獄道,再加上六重欲界天,都歸類為欲界。

文章標籤

Toward>F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經》有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提到色、受、想、行、識五蘊五陰)。

古德說:「開悟的楞嚴, 成佛的法華。」拜讀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電子書,再以個人的理解,整理出以下組成我們生命個體屬性的五蘊,乃由五種有生滅變化,非永恆不滅的妄想創造出來:

1.【色】=物質色身:「堅固妄想」=持久的妄想。
2.【受】=色身面對順逆而產生的樂苦:「虛明妄想」=虛幻分明的妄想。
3.【想】=對樂苦生起愛取:「融通妄想」=想像/思考的妄想。
4.【行】=物質色身的動態生命變化:「幽隱妄想」=很微細、很難察覺的妄想。
5.【識】=前六識透過六根的感受:「顛倒微細精想」=微細到看似沒有變動的妄想。

其實若以唯識論的角度,以上五種妄想及末那識,都是由過去帶業的阿賴耶識所變現出來。

文章標籤

Toward>F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