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金剛經》

以上的經文,大致上的意思是,佛陀囑咐欲行菩薩道的求道者,要達致無上正等正覺,就不要著四相。不要著四相就是指不要有「我」的「立場」,即是「無我」。但要理解何謂無我,就要了解何謂四相。不過四相的意涵實在殊不簡單,單憑《金剛經》裡的簡單介紹實不能使人完全領悟,所以筆者今次又再借用《圓覺經》以經解經,嘗試解讀如下。

在《圓覺經》中,其中一位淨諸業障菩薩向佛陀請法,佛陀開示,眾生因執著於四相,造成了顛倒誤解,所以無論求道者如何勤苦修行,皆不能得以成就。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圓覺經》

在《金剛經》中,這四種顛倒誤解可以套用到「相」上,可以套用到「見」上,一般都粗略地統括叫做「四相」。但無論是否古字包含的多層含意,實際上多指為個體上的想法,所以似乎應譯作「四想」為佳。

《圓覺經》解釋,這四相/想就是:

一)我相/想──若有人認為在證道時,就如安祥的身體突然受到針刺一樣,當下會出現一個證知到的「我體」,那麼這位求道者就是著了我相/想。

二)人相/想──若有人否認我相,但認為在證道時,會面對所證的涅槃境界。其實這個人心裡也是認為有個「我」來證得外在的涅槃,那麼這位求道者就是著了人相/想。

三)眾生相/想──若有人說:「我是眾生。」就知道這個人既不是在指自己,也不是在指他人。若有這種模糊的表達想法,其實還是離不開我、人相,那麼這位求道者就是著了眾生相/想。

四)壽命相/想──若有人沒有發覺,覺與所覺者其實同為塵垢,不知道連自身的業識也可以同時摒除。因為眾生通常視業識猶如命根一般,所以才不會有自除命根的想法。那麼這位求道者就是著了壽命相/想。(註:此項名在《金剛經》是譯作壽者相,在《圓覺經》則譯作壽命相。)

所以,破四相/想的意思不單是指要放低自尊自我,不要自私自利那麼簡單,更要打破受用世界與身心存在這種外與內的相對性觀念,最後就連在業識,即心識,即阿賴耶識上,也能知道要打破界限要摒除,才稱得上是徹底明白破盡四相/想的道理。這就是行菩薩道,邁向佛如來一真法界的境界。

© Toward>FUN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oward>FUNG 的頭像
    Toward>FUNG

    便裝鑑賞人Toward>FUNG

    Toward>F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